查看原文
其他

游得最快的那个精子,眼巴巴地看着他兄弟和卵子牵手成功了!

编译/闻心 世界科学 2022-04-16


数以百万计的精子通过一场奥林匹克式的竞赛与一颗卵子结合,不过是人们对人类生殖的幻想。“最佳精子获胜”这一观点根深蒂固,人们总是认为最强、最快的精子会胜出,一定有某些筛选机制,但可能事实并非如此。人类受精似乎更像是买彩票,对健康的精子来说,成功为卵子受精实质上全凭运气。



错误的生殖理念持续了几百年




当科学还不能解释人类的生殖时,大多数人认为新生命是通过非生命物质自发产生的,也被称为自然发生论。直到17世纪中叶,这一认知有了少许改变,因为当时的自然哲学家们已经勉强能用肉眼看到女性的卵子。他们由此认为,一切生命都是神创造的,我们每一个人都存在于一个女性的卵子里,就像俄罗斯套娃一样。这种被称为“预先形成”的人类繁殖观点恰恰非常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。

有人可能会认为,随着科学的发展,人们可以通过清晰的生物学视角粉碎俄罗斯套娃理论,但事实却恰恰相反——当研究人员不仅能够通过显微镜看到卵子,还能看到精子时,本就封建的预先形成理论演变成一种新的、更倾向于男权主义的政治幻想:哲学家和一些学者认为,卵子只是一个被动的容器,等待着充满活力的精子到来以触发卵子发育。那么精子呢?每个精子的顶端都有一个预先形成的“小人”。荷兰数学家、物理学家尼克拉斯·哈特索克(Nicolaas Hartsoeker)是螺杆筒显微镜的发明者,他在1695年第一次看到精子的时候,画出了他脑海中的“小人”形象。哈特索克当时承认,他并没有看到精子顶端的“小人”,但他确信它就在那里。

虽然更先进的显微镜证实以上观点的不实,但在某些方面并未发生太大改变,仍有一部分观点留存至今,比如说卵子是受精过程的被动参与者,等待着活跃的精子通过一场激烈的竞争与其结合。尽管很不幸,但这是可以理解的,因为普通大众已经能够接受这些错误的、带有性别歧视的范例和隐喻,但生物学家和内科医生对此难辞其咎。

1991年,在很多科学真相被确定很久以后,现就职于纽约大学的美国人类学家艾米莉·马丁(Emily Martin)描述了她称之为“科学童话”的故事——关于卵子和精子的图画表明,女性的生物进程不如男性那么重要,而且女性的价值要低于男性。例如,他们认为,卵巢在一生中只会消耗少量的启动卵子,而睾丸则会在一生中不断产生新的精子。在青春期产生的30万个卵子启动细胞中,只有400个成熟卵子会被释放出来,因此,卵子经常被描述为“浪费”,而人们很少用“浪费”来描述男性一生中产生的超过2万亿个精子。无论是在大众媒体还是科学媒体中,卵子和精子配对通常被描绘成一场巨大的马拉松游泳竞赛,最快、最适合的精子将获得卵子,且卵子作为这个冠军的奖励。这种叙述揭示了基于错误科学认知的男性幻想,是我们过去性别歧视偏见的留存物,不仅如此,我们不得不承认,这些有偏见的信息继续流传阻碍了男性和女性的关键生育治疗。

这些偏见是如何产生的呢?这就要从发展历史说起了。对生殖细胞和人体受孕过程的科学认识是最近才发展起来的。卵子是人体内最大的细胞,精子是人体最小的细胞。

直到1677年,荷兰的安东尼·范·列文虎克(Antonie van Leeuwenhoek)第一次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人类精子时,精子才被科学所知。

一个世纪以后,人们逐渐意识到精子需要给卵子受精。这一发现源于18世纪60年,意大利牧师、科学家拉扎罗·斯帕兰扎尼(Lazzaro Spallanzani)对青蛙展开实验研究。他为雄性青蛙穿上紧身的塔夫绸裤子,结果发现,除非把精子注入周围的水中,否则卵子不会发育成蝌蚪。令人奇怪的是,在斯帕兰扎尼的青蛙实验之前,人们普遍认为(包括范·列文虎克),精子只是生活在人类精液中的微小寄生虫。

1827年,德国生物学家卡尔·安斯特·冯·贝尔(Karl Ernst von Baer)首次报告了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卵子的实际观察结果。大约在同一时间,人们意识到人类卵巢会产卵。

1876年,德国动物学家奥斯卡·赫特威格(Oscar Hertwig)用海胆展示了精子和卵子的融合。

受精的精子是“游泳冠军”



众所周知,普通人想要正常生育,至少需要50%的精子成活率,也就是几乎一半的精子参与受精。人们倾向于把这一现象称之为“精子竞争”,也就是精子之间互相竞争使卵子受精的机会,甚至可能不止一个男性参与其中,这使得竞争更加激烈。就像彩票一样,你买的越多,就越有可能赢。

精子竞争的惊人例子在动物王国中确实比比皆是。作为人类的近亲,黑猩猩生活在各自的社会群体里,每个群体都有几个经常进行混杂交配的成年雄性,雌性依次与多个雄性交配。许多特征可以反映黑猩猩这种哺乳动物的精子产量特别高,比如明显的大睾丸,较快的精子生成速度,较高的精子数量,较大的精子中段(其包含很多线粒体,可用于生成射精所需能量),特别强劲的输精管,巨大的精囊和前列腺,以及大量的白血球(中和性传播的病原体)。精囊和前列腺共同产生精液,可以凝固在生殖道里,进而发挥“塞子”作用,暂时阻断其他精子的进入。

大众甚至很多科学家都认为,人类精子竞争应该与近亲黑猩猩的情况差不多,但却有证据表明二者有所不同。事实上,并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可以表明男性在生理上适应了精子竞争。黑猩猩的混杂交配及高精子产量与我们在其他灵长类动物身上(包括人类)看到的情况完全不一样。其他很多灵长类动物都生活在只有一个成年雄性的群体中,这里的雄性缺乏直接的竞争,因此睾丸都比较小。

人类婚配制度导致跟这类灵长类类似的情况。人类睾丸只有胡桃大小,大约是黑猩猩睾丸(相当于鸡蛋大小)的1/3。此外,黑猩猩的精液中形态异常精子的数量极少,但人类精液中含有大量的形态异常精子。在没有其他男性精子竞争的情况下,人类射精的质量控制似乎已经不那么严格了。

对于那些不经常有其他精子竞争的物种来说,遗传突变是精子数量庞大的唯一可能解释。在40多年前发表的几篇鲜有引用的论文中,英国伯明翰大学的生物学家杰克·科恩(Jack Cohen)指出,精子数量与精子产生过程中染色体复制有关。在减数分裂期间,原始生殖细胞分裂产生精子,成对的染色体发生交换(同源染色体断裂并通过相互再结合导致染色体节段交换)。科恩发现,不同物种的精子在生成过程中,精子数量随着染色体交换数量的增加而增长。染色体交换增加了遗传变异的可能性,是自然选择必不可少的“原料”。可以把精子生成看作彩票,只有印制出足够多的彩票(精子)以匹配可用的数字(不同的基因组合)

一些发现也与公众普遍观点大相径庭,一直以为好像在进行奥林匹克竞赛的精子,实际上它是误打误撞上的!例如,大多数哺乳动物的精子实际上不会主动“游到”雌性的整个生殖道,更多的是“随波逐流”。令人吃惊的是,小型哺乳动物的精子往往比大型哺乳动物的精子长——老鼠的精子比鲸鱼的精子要长。但是,即使精子的大小是一样的,物种体积越大,精子游进一个卵子所需的时间也越长。事实上,老鼠的精子可以一直游进卵子中,但即使是体积较小的蓝鲸来说,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,它的精子不可能在雌性生殖道中游进卵子,因为蓝鲸精子的“跑道”是老鼠的100倍。

因为阴道的酸性环境不利于精子存活太长时间,很多精子甚至不能进入宫颈,而且在穿过子宫颈时,很多逃离阴道的精子会被粘液粘住,包括那些形态异常的精子都会被困住。此外,成千上万的精子进入了被称为“宫颈粘膜隐窝”的侧通道,在那里它们可以存活几天(长久以来,人们一直认为人类精子在女性生殖道中只能存活两天。但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,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,人类的精子至少可以存活5天,甚至可能长达10天或更长时间)相对较少的精子直接进入子宫,而在进入输卵管时,精子数量会进一步减少。一旦进入输卵管,精子就会暂时被束缚在内部表面,只有一些被释放并被允许接近卵子。

女性生殖系统示意图

事实上,在人类一次射精的2.5亿个精子中,只有几百个最终能“漂流”到输卵管深处的受精部位。精子通过女性生殖道更像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军事障碍训练,而不是标准的游泳冲刺比赛

精子在女性生殖道迁移的过程中数量逐步减少,到受精的时候,最初精液中只有不到百万分之一的精子围绕着卵子。形态异常的精子在过程中被逐渐淘汰,而卵子周围的幸存精子是完整精子的随机样本。


精子和卵子之间谜团还有很多



精子为什么会这么多?

随着显微镜的改进,科学家观察到,人类一次的射精量约为半茶匙,大约含有2.5亿个精子。但一个关键问题仍然没有答案:为什么需要这么多精子?事实上,研究表明,如果男性一次射精的精子数量不足1亿,女性的受孕率就会下降。

体外受精研究还发现,卵子周围只有2.5万精子时可以实现最佳受精率。体外受精时,会直接把精液注入子宫(可以避免精子数量在子宫颈上减少)。临床数据资料显示,在子宫中注入2000万个精子(不到平均射精量的十分之一)就足以达到常规的受孕率。过多过少,都会使受孕率下降。

如果最终为卵子受精的精子就像人类曾想象的那样,最终入驻的精子就是奥林匹克竞赛的冠军,这种说法解释不了一个事实:一次射精的精子数量太多了。

关于精子竞争的讨论通常只集中在精子数量的最大化上,可能忽略一个前提,生物学上往往涉及某种权衡。

为什么人类精液中含有大量结构异常的精子(有明显的缺陷,如双尾或小头)

有假说认为,这些异常精子实际上在竞争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,比如阻止甚至杀死来自其他男性的精子。但这种说法一出现就饱受质疑。

宫颈粘液和子宫内精子储存量之间到底存在什么联系

关于人类子宫颈产生的粘液,已有很多研究。在所谓的自然避孕方法中,宫颈粘液分泌的稠度被当成关键指标。接近排卵期,宫颈粘液很薄,呈水状,质地光滑。精子被储存在粘液流动的宫颈粘膜隐窝中,但关于宫颈粘液和子宫内精子储存量之间的联系却鲜有研究。人类对这一过程的了解仅限于1980年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妇科医生瓦茨拉夫·英斯来尔(Vaclav Insler)及其同事的一项研究:

英斯来尔和他的团队通过显微镜观察在宫颈粘膜隐窝处储存的精子。在受精后的2个小时内,精子就会在整个子宫颈中存在。宫颈粘膜隐窝的大小迥异,精子主要储存在较大的隐窝中。英斯来尔和同事计算了每个隐窝中含有的精子数量和精子密度。甚至在一些女性的子宫中,多达20万的精子被储存在宫颈粘膜隐窝中。

英斯来尔和同事还表示,直到受精后的第9天,宫颈粘液中仍能发现存活的精子。他们总结了既有的证据后指出,受精后的子宫颈成为了精子储存地,存活的精子逐渐释放出来,从而进入输卵管。这一引人注目的发现虽然被广泛引用,但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,而且再也没有进行过后续研究。

这些误区,别再踩!



误区1:自然避孕法不靠谱,精子存活期比你想象得长很多

曾因开发体外受精技术被授予2010年诺贝尔奖的罗伯特·爱德华兹爵士(Sir Robert  Edwards),在他1980年发表的著作《女性受孕》(篇幅超过1000页)中提到了宫颈粘膜隐窝。从那以后,很多作者也曾简单谈及在这些宫颈粘膜隐窝中储存的精子。而精子的储存、逐渐释放对人类生殖有着重大影响。

至关重要的是,人们普遍认为,在月经周期中存在一个不易受孕的安全期,这是基于一个长期被接受的观点,即授精后精子仅能存活两天。而精子存活可能长达10天或更久,这从根本上否定了所谓的自然避孕方法。精子储存也与治疗不孕症直接相关。

误区2:男性在年老时保持完全的生育能力,不,突变太多了

事实上,大量证据表明,男性精子数量和质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。此外,最近有消息称,精子突变积累的速度比卵子快4倍,所以老年男性的精子充满了风险

在工业化社会,女性首次生育年龄越来越大,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生育问题。一种解决方案是采用非常昂贵的生育保护程序,即女性在年轻时取出卵子冷冻保存,供以后使用。但随着年龄增长,男性的生殖问题也日益增多,尤其是精子突变的快速积累,这在很大程度上被社会忽略了。对于暂时不想生育的夫妇来说,有一种非常有效、成本低、侵入性小的方法能够帮助减少未来生育问题,即储存男性年轻时的精液样本以供日后使用。


小时候,你问过妈妈,你是怎么生出来的吧?

妈妈的答案是不是:

大树丫上掉下来的,或小渔船上捡到的……

这些个说法后面隐藏着的“随机性”和

精子偶遇卵子的随机性竟如出一辙……

惊,妈妈们难不成是天生的生物学家?

记着,要听妈妈的话啊!

国庆节到了,记得回去看看爸妈!


资料来源:

The macho sperm myth(Aeon)



扩展阅读:

生男生女到底谁说了算?

青少年叛逆背后的科学原因

终于找到蓝光伤害眼睛的机制!

男人们喜欢撒点钱买奢侈品背后的生物学原理

“绳子”才是人类最了不起的发明,你服不服?

小时候的某些事明明清晰可忆,可他们却说我满口胡话……

失窃案、看手相、指纹识别……论指纹的前世今生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